“Yan姨姨,我要你跟我玩。”
‘可是我不要,我要睡觉。’
“我要你跟我玩!”
‘我不要。’
“我要你!跟我玩!”
这个一整天不让我坐下来安静读小说的家伙在我即使很累了的时候,还是这样坚持着说,“我要你跟我玩。”
然后那个25岁的我好像喃喃自语又好像是在讲给那个不知道是四岁还是五岁的侄儿听...我说,这个世界并不是你要怎样就怎样,别人也不是你要怎样就必须要怎样,你不能逼任何人做任何事,你能控制的从来只有你自己。越讲越小声的当儿,我觉得这样对一个单纯想要玩的小孩又有点残忍,最后,还是输了。输给他的不讲理,他的任性。还有他的可爱。
长大了总是告诉自己不能任性,很多时候除了为自己着想还要顾别人的感受。而且我的性格,不要说长大了,就算是小时候,记忆中我也不会特别任性。不会闹着别人跟我玩,不会东蹦西跳,最多很倔强耍脾气的时候也只是安静不说话,臭着一张脸,从来不特别要求什么。事实是,不是不会想要什么,而是就算要些什么也不会说,就一直闷着希望有人读懂我到底想什么。不知道是不是这样,渐渐的养成一种坏习惯,一种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坏习惯,一种害怕表达自己的坏习惯,一种喜欢也不会说的坏习惯。
小孩的表情、言语甚至肢体语言都很容易读懂,一看就穿。多单纯。要哄一个小孩不难,难是难在有没有心要哄。
大人的表情、语言和肢体语言就比较不容易读懂,因为一个笑的背后不一定代表开心。虽然还是能感觉得到的,在某些特别的瞬间,如果对方卸下防备,如果你够细心观察。只是那一瞬间,可能非常短暂,稍纵即逝。
我的个性是,有时就算其实心里开心到半死,脸上还是会假装很镇定,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像那天走去Design Village的路上,我终于体会到什么叫希望路没有尽头,最好就像从Toronto走到New York这么远,一直走...我那时候脸上应该没什么特别表情,因为除了看着地上以外,我的视线不知道该往哪看。
我的个性是,就算很关心一个人也不会嘘寒问暖,更不会问长问短,即使很多疑问也不会直截了当地问。那是一种坏习惯,既不直接,拐弯抹角又希望别人明白你意思的坏习惯。虽然对别人我采取的是“你要说,我不问你也会说”政策,可是对自己却会因为别人不问而没说。反正我就是个很奇怪的人。
我的个性是,多数时候优柔寡断,比方不知道该穿裙子还是牛仔裤,结果通通都带进行李。
可是很少很少时候却果断得很,像中学决定要读兽医以后就不管别人赞同不赞同都坚持要。
反正我就是一个矛盾的人,永远在心里自己和自己拔河。=D
今天刚读完蔡智恒的《不换》,里面有这么一句:重逢是为了好好道别。不知道为什么,觉得特别有意思。当重逢不是为了重来一次,而是为了弥补那些草草的离别或甚至根本没画上句点而销声匿迹的人、事、物时,重逢的意义好像更有意义了。